×

快连vip加速器电脑上打不开怎么回事

快连vip加速器电脑上打不开怎么回事(快连vip加速器电脑上打不开怎么回事呀)

luogougou luogougou 发表于2024-07-06 20:01:26 浏览58 评论0

抢沙发发表评论

  没事说东周——那些年的风流人物(连载)

  春秋系列之一

  千古好基友

  ——杜伯、左儒不得不说的故事

  一个消极怠工,一个顽固倔强,两个好基友一起,成就了著名的朋友论,而他们的故事,则与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周宣王有关。

  据说周宣王是很好很好的,可他爹周厉王留下的底子不好,导致很多人不听话,不听话当然要打屁屁,于是在位四十五年,打了很多仗,“所以除寇贼而安百姓也。”

  常在河边走,哪能不湿鞋。打仗么,总有那么一两回疏忽的时候,公元前789年,在山西介休讨伐姜戎时就吃了大亏,若没有奄父的帮助,估计他自己都挂了。

  王不是老天爷的孩子么,老天爷的孩子竟然也会吃亏,这个丢人哪,面子是必须要找回来滴。于是亲自核查人口:“料民于太原”,准备凑点钱以后再拉支杂牌军找姜戎报仇去。

  这时候,市面上流传着一支听不大懂的歌“日将升,月将没,檿弧箕箙,几亡周国。”

  太阳将要落下去,月亮将要升起来。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呀,几乎灭亡了我们伟大的周国。

  这首歌节奏鲜明,和《小苹果》很有一拼,很快就传到周宣王的耳朵里。

  周宣王仔细一听,嗯,什么“几亡周国”,这不是在诅咒我们伟大的祖国么。于是“甚恶其语”,非常讨厌里面的话,吩咐:词曲作者是谁,统统给我抓回来。

  大王发怒,手下哪儿敢耽搁,自然雷厉风行,抓回两个小屁孩,周宣王一看,小学还没毕业,哪里会写出这么好听的曲子,背后一定是有主谋的,于是问:“此曲何人所造。”

  这首歌是谁写的。

  小屁孩见唱歌也能唱出政治问题,心里哪儿能不害怕,就战战兢兢的推出个红衣小儿,并且说:“自教歌之后,不知去向。”

  教了歌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。

  又是一桩没头官司,周宣王烦恼了,想了很久,下了媒体封杀令,即召司市官,传谕禁止:“若有小儿再歌此词者,连父兄同罪。”

  谁敢再唱这首歌,他全家就都别在我的地盘上混了。

  别人不许唱,可他心里一定是哼哼着的,越哼哼越觉得不对味儿,第二天早朝就问什么意思。

  在当天的国务会议上,大臣们商量来商量去,最后得出结论:红衣小儿不是别人,就是天上的火德星君下凡来警告大王的,意思是说国家一定会有刀兵之祸,而且还是由女人引起的,即所谓的“女祸”。

  周宣王郁闷了,怎样强悍的女人会给周王朝带来刀兵之祸,不会是我老婆吧。

快连vip加速器电脑上打不开怎么回事(快连vip加速器电脑上打不开怎么回事呀)

  带着这样的想法回到后宫,老婆姜后立刻讲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故事:有‘宫女偶践鼋迹,心中如有所感,从此肚腹渐大,如怀孕一般。到今四十年矣,夜来腹中作痛,忽生一女,遂命侍者领去,弃之沟渎’。

  也就是说四十年前,有宫女同王八脚印成亲,今天才生下一个女儿,已经派人扔到护城河里去了。

 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,王八脚印都能生女儿,那么这个女儿一定与传说中的“女祸”有关,好在已经扔到护城河里,刀兵之祸应该可以避免。

  第二天开心的招来历史、天文双料博士——太史伯阳父,让他看看周王朝是不是已经吉祥了。

  得出的结论是令人沮丧的:没有。

  周宣王被兜头泼了盆凉水,好心情立刻烟消云散,仔细想想,估摸着女婴应该是给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收养了,于是下令:“城里城外,挨户搜查女婴。不拘死活,有人捞取来献者,赏布帛各三百匹;有收养不报者,邻里举首,首人给赏如数,本犯全家斩首。”

  上大夫杜伯专门负责这件事。

  又因歌里有“檿弧箕箙”,即“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”的话,所以要求下大夫左儒,巡行市井,不许造卖桑弓、箕袋,违令者死。

  因为左儒是杜伯推荐当上公务员的,所以两人关系好的不得了,如今虽然各负其责,但其实不管搜捕还是禁卖,都与所谓的“女祸”有关,所以我们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,简称为“搜捕禁卖”运动。

  周王朝非常落后,还没有网络,老百姓即便拿着Iphone6s也没法从官方微博上了解政府动态,所以开展搜捕禁卖运动城里人知道了,郊区的还没有听说。

  也就两三天的时间,山区有个专业军火装备制造商和老婆一起,带着桑弓、箕袋到集市上贩卖,本来想挣点钱贴补家用,然而还没进城就给人发现了。

  嗯,政府刚下命令,你就敢公然违禁,还给不给我家大王面子。于是,司市官大喝:“拿下。”

  城管、警察等联合执法人员一拥而上,先拿住傻乎乎的媳妇,男人见情况不对,那是撒腿就跑。

  追当然还是追了的,执法人员绕城一圈,一人吃了碗羊肉泡馍,然后假装气喘吁吁的回去说:报告领导,没抓住。

  于是,专业军火装备制造商的老婆就给带到了下大夫左儒那里。

  左儒一看,有女人、有桑弓、有箕袋,和流行歌上说的一模一样,就打个马虎眼:隐下男子不提,单奏妇人违禁造卖,法宜处死。

  可怜的女人,临死还不知道为什么呢。

  男人跑到郊外,正好遇上从护城河里漂出来的女婴,出于同情的目的,打捞上来收养,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后来被称为四大妖姬之一的褒姒。

  女人死了,桑弓、箕袋也当众销毁,周宣王以为谣言已应,自此后该干么干么,这件事好像就这么过了。

  上面不过问,周王朝优秀公务员——上大夫杜伯就理所当然的把这件事儿给忘了,不但忘了,红头文件都垫了桌子角,最后给家猫啃了。

  不汇报,不请示,提都不提。

  上有好者,下必甚焉。

  他的手下见其中出不了什么政绩,自然也就不了了之。

  然而不管怎么说,禁卖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。

  据官方报告称:自专项运动开展以来,共出动警力五百八十一人次,清查场所一百一十三处,收缴桑弓、箕袋两千八百四十件,抓获嫌疑人一名,括号,女。已被正法,专项运动取得明显成效,目前,此案正在进步一深挖审理当中。

  运动取得成效,搜捕不了了之,既没成绩,也没过错。杜伯安安心心的过日子,讨论朝廷大事,有时还会争得脸红脖子粗。

  公元前785年,周宣王做了个梦,梦见西方来了个漂亮女人,旁若无人的走进太庙大笑三声,大哭三声后,将祖宗牌位捆成一束,不慌不忙的向东方走了。

  梦里训斥、呼喝以及发脾气显然是不管用的,于是周宣王非常郁闷,又叫来历史、天文双料博士——太史伯阳父问几个意思,伯阳父忙活半天,得出结论:“女祸”。

快连vip加速器电脑上打不开怎么回事(快连vip加速器电脑上打不开怎么回事呀)

  将有女人捣乱。

  周宣王纳闷了:“前所诛妇人,不足消‘檿弧箕箙’之谶耶?”

  “天道玄远,候至方验。一村妇何关气数哉!”

  三年前杀的那个女人,还没有消除将要发生的“女祸”么?

  老天爷的意思到时候就显现出来,一个乡下女人能起得了什么作用。

  早干么去了,闹了半天,专业军火装备制造商的老婆白死了。

  周宣王愈加郁闷,第二天开会的时候,就把杜伯叫过来问了:“妖女消息,如何久不回话?”

  叫你搜捕妖女,为什么这么久还不回话。

  杜伯心里咯噔一下,娘的,忘了个干净。多大点事儿,怎么三年以后还记着呢,不行,我得说道说道:“臣体访此女,并无影响。以后妖妇正罪,童谣已应,诚恐搜索不休,必然惊动国人,因此中止。”

  我认真搜捕,没有半点踪迹,估计在河里淹死了,以后杀了个卖桑弓、箕袋的女人,流行歌里的三大元素都已凑齐,我怕搜捕的时间太长,一定会引起老百姓的恐慌,所以就自己做主停下了。

  忘了就忘了吧,还努力为自己辩解,而且辩解的多么的善解人意:“诚恐惊动国人”,我还是为咱们大周的安定团结考虑,大王您就不夸夸我么。

  瞧瞧,嘴巴多能说,糊弄差事都说的这么振振有词。

  然而周宣王怒了:“既然如此,何不明白奏闻?分明是怠弃朕命,行止自由。如此不忠之臣,要他何用,押出朝门,斩首示众。”

  真有这想法,为什么不早早说个明白,分明就是没把朝廷政令当回事,想怎么干就怎么敢,还有没有点规矩,这样不忠的臣子,要你有什么用,来啊,押出去砍了。

  有人将这个举动称之为周宣王的暴戾,依我看,杀人固然不对,但他对杜伯的评价还是非常中肯的,政令有问题,你可以提出意见,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,还扣上什么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帽子,大伙儿要都像你一样,我这大王还混不混了。

  周宣王说的没错,杜伯自然无话可说,但好基友左儒不干了:“不可,不可。臣闻尧有九年之水,不失为帝;汤有七年之旱,不害为王。天变尚然不妨,人妖宁可尽信?君王若杀了杜伯,臣恐国人将妖言传播,外夷闻之,将起轻慢之心。望乞恕之。”

  多大点事儿,至于杀人么,杀杜伯不要紧,他死了以后,老百姓肯定要问了,为什么啊,有人就会这么这么一说,大伙儿就全明白了,原来周王朝要亡国啊。就这么三传两传的传到外国,外国人一定会看不起我们,所以大王还是不要杀了吧。

  劝就劝吧,这趟讽刺、挖苦外带恐吓的,周宣王能听:“汝为朋友而逆朕命,是重友而轻君也。”

  你为朋友顶撞领导,还把规章制度放在眼里么。

  可以说,周宣王是看出左儒真正立场的,但他并没有像纣王对待赵启、梅伯那样推出去一道儿砍了,而只是轻描淡写的训斥。

  但左儒不行,被当庭驳了面子,那是脖子一梗,说出了著名的朋友论:“君是友非,则当逆友而顺君;友是君非,则当违君而顺友。杜伯无可杀之罪,吾王若杀之,天下必以王为不明;臣若不能谏止,天下必以臣为不忠。吾王若必杀杜伯,臣请与杜伯俱死。”

  君主对听君主的,朋友对就听朋友的,如今明显是你不对,我如果不能劝谏,天下一定会认为我不忠,如果大王一定要杀杜伯,就让我和他一块死。

  看看,犟的都吼起来了,为朋友敢当庭指责大王,并且说出以死要挟的话。人家说的是杜伯不听命令,可他说的却是大王你一开始就错了,所以杜伯不听话是正确的。

  那么,周宣王的命令是错误的么,抛去迷信的因素,他的那道政令其实还是很有针对性的,即搜捕搜的是收养的女婴,而且这个女婴还必须是从河里捞上来的。

  范围已经缩得很小,杜伯如果认真对待,绝不会费时三年还没有任何成效,也就是说,他根本没当回事啊。

  鉴于上述原因,周宣王能认可左儒的评价么,当下给气的七窍生烟:“朕杀杜伯,如去藁草,何须多费唇舌,快斩。”

  我杀杜伯,就像捏死蚂蚁一样容易,何必与你多费口舌,武士们,速速斩讫报来。

  言下之意是,我就不杀你,看你怎么办。

  杜伯死了,左儒活着。

  估摸着有人看左儒的眼光都带着嘲讽的意味,你不是要死么,现在呢。

  就这样,左儒被周宣王置于尴尬的境地,其实想开点第二天该干么干么,谁还拿气话当事儿呢,可他不,回家就钻了牛角尖。

  那是越想越抹不开,越想越抹不开,唔,好基友,一辈子,杜伯,你等等,兄弟我来了。

  当下就抹了脖子。

  一对好朋友就这么死了,据说以后是变成厉鬼报了仇的,姑且也就这么认为吧,这件事并不重要。

  我们需要关心的是:后人给他俩的死加上种种光环,并作为忠臣良友的典范,事实是这样么?有关国家命运的决策你一拖就是三年,领导问话还堂而皇之的推搪敷衍,放在现在也没人喜欢这样的部下。

  在君主专制时期,慢君与侮君、欺君等同,是不可以饶恕的,完全有理由全家抄斩,可周宣王只杀他一个,也算是仁至义尽了。

  至于左儒,也没什么好说,完完全全是犟死的,不然当庭就可以自杀,为什么非要选择回家呢,所以说,他其实不想死,只不过是话已出口,面子上一时抹不开而已。

  由此可见,杜伯、左儒的死,是不能完全责怪周宣王的,因为他们做事不认真啊。

群贤毕至

访客